热点新闻
本市95.3%的“老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市政协启动监督调研
解“老老人”居家养老难题
“老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党委政府关切、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昨天,市政协召开情况通报会,启动“提高养老服务针对性,破解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监督调研工作。市民政局向委员们通报有关工作时介绍,目前本市共有“老老人”85.5万人,其中81.5万人选择居家养老,占比95.3%。
市政协:协商监督聚焦家庭适老化改造等问题
去年底,本市发布了《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积极构建完善养老服务的“北京模式”,对失能失智等特殊“老老人”群体给出了具体安排。
市政协社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政协将围绕推进解决“老老人”居家养老照护服务问题,组织委员专家进基层、进社区,了解《意见》及相关文件的落实落地情况,广泛听取区、街道(乡镇)、社区三级养老服务机构、“老老人”家庭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等各方面意见,做到摸清情况、找准问题、提好建议。
监督协商将重点围绕强化家庭养老照护支持、提升居家养老医疗照护服务供给能力、优化家庭适老化改造、解决农村地区居家养老难题、缓解居家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等提出对策建议,还将带着问题了解其他国家的相关做法,集中分析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和本市市情、经实践检验切实可行的经验做法。
市民政局:今年拟建设100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本市“老老人”的基本情况。截至2023年底,全市常住老年人494.8万,占常住人口的22.8%。预计到“十六五”初期(2031年),本市常住老年人口将突破650万,占常住总人口比例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常住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比将达到峰值,总数将超过1000万人,占比或将超过50%。
“在老年人群体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和失能失智老年人,是养老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分‘老老人’保障好了,养老工作就兜住底了。”该负责人说,据统计,目前本市共有“老老人”85.5万人,其中高龄失能16.36万人、低龄失能15.7万人、高龄自理53.44万人。“老老人”中约有4万人入住养老机构,占比4.7%;有81.5万人选择居家养老,占比95.3%。
本市聚焦“老老人”床前照护、就医、就餐、精神慰藉等刚性需求,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有针对性、有重点、有步骤地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谈及下一步工作,该负责人透露,本市今年拟建设100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打造集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集中养老等功能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就近就便为居家老年人尤其是“老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居家照护或集中养老等服务。还将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甲医院建立“老老人”紧急救治及快速转诊绿色通道机制。
市医保局:审慎研究在全市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失能人群提供护理服务或资金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本市自2020年11月起在石景山区开展了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
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底,石景山区试点参保缴费42.79万人,累计4503人享受待遇,护理服务人员2000余人。石景山区创新“邻里互助”服务新模式,鼓励社区邻里之间经专业培训后提供长护险服务,培育社会养老服务人才,为全市推开长护险制度,探索远郊农村护理队伍建设提供思路。
何时在全市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期护理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不同,制度建立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统筹推进,且涉及环节多,链条长。市医保局将按照国家有关决策和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通盘考虑、审慎研究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在全市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下一篇:
这群“啄木鸟”专替老人“挑毛病”
|
健康护理
最新养老院
|